時間總是不經意間溜走,對應的是不斷變化的商業趨勢。猶記得去年同期,元宇宙概念炒得火熱,如今卻早已熄火。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直以來被稱為小眾文化代表的二次元商業,在近期憑借熱度不斷攀升的谷子店,逆襲成為一張商業王牌。種種的熱鬧與喧囂的背后,實體零售是不是更難了的討論也不絕于耳。
商業趨勢千變萬化,掉隊即意味著落后,那么,上半年值得關注的十大商業趨勢有哪些??
01.國內品牌組團出海
據CBRE世邦魏理仕,2023年共有36家中國內地品牌首次在海外開設門店,涵蓋餐飲、服飾、母嬰等多個領域。而在全球化浪潮下,今年以來,中國品牌加速出海,以謀劃新增長點的現象更是明顯。
今年以來,茶百道、滬上阿姨、7分甜、新榮記、喜識冰糖葫蘆、麥頌KTV、外婆家等國內品牌紛紛開出海外首店,遍布足跡除了大熱的東南亞外,還涵蓋有美國、韓國、日本、加拿大等國家。
從數量上看,餐飲品牌成為勇闖海外市場的亮點。4月,楊國福集團官宣與德國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將德國市場作為集團擴張的新站點,并計劃至2024年開設20家門店。與此同時,楊國福在其他國家的發展亦如火如荼地進行中,6月23日,楊國福在新加坡開了海外首家S級聯營店。截止4月底,楊國福已在海外超10個國家和地區開設有門店。
餐飲業態之外,潮玩品牌在海外的布局亦十分兇猛,像在商場B1、B2層時常能看到的泡泡瑪特,4月,將其在歐洲的首家直營門店開進了法國老佛爺;近期,泡泡瑪特還官宣在法國巴黎最具標志性地點之一的Carrousel du Louvre盧浮宮商場的門店將于7月6日開啟搶先體驗日;7月27日正式開業。而另一潮玩品牌——52TOY,早在1月,就啟動了2024年海外百店計劃。
世邦魏理仕在2024年2月1日至3月5日期間對93家中國內地品牌進行的調研數據。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半數受訪品牌計劃在未來1-3年內開拓或加大海外市場的門店投入,其中,餐飲和美妝個護“首次出海”意愿更強,分別高于平均值5和3個百分點。由此可見,國內品牌進軍海外市場的風向還將持續。?
02.消費降級明顯
兩年前,茅臺冰淇淋線下首店開業,即便價格最低的單品要價39元,仍吸引了不少消費者前往購買、打卡。在當時,茅臺冰淇淋也是很多購物中心的首店品牌之選。
不到2年時間,茅臺冰淇淋再次成為熱點的原因是陷入了閉店風波。雖然最后證實了是微信小程序升級導致的烏龍,但從現狀上看,無論是大眾對以高價為賣點的雪糕帶有明顯的抵抗情緒,還是#冰淇淋重回5元時代#被頂上熱搜,這兩件事均從側面驗證了茅臺冰淇淋作為高端冰淇淋的代表,處境十分尷尬。
與茅臺冰淇凌一同“跌落神壇”的還有一直飽受爭議的星巴克,在瑞幸和庫迪輪番的低價夾攻下,今年以來,有不少消費者發現,曾聲稱沒興趣打價格戰的星巴克,在疊加各式各樣的平臺券之后,不到20塊錢就能買到2杯飲品的頻次在增加。
星巴克降價在社交媒體上引熱議
當消費者變得“摳門”,不再盲目消費以后,他們的消費偏好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年輕人逛商場只去b1b2,只因這里推滿了各式各樣的平價品牌;彩票小站席卷各大購物中心的邊角位置, 甚至延展出“咖啡+彩票”的跨界CP,進一步收割年輕人的口袋;奧特萊斯市場在年輕人“花小錢 辦大事”的消費理念下,迎來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據麥肯錫預測,到2025年,中國奧特萊斯市場銷售額將達3900億元......
圖源:小紅書用戶@吃貨小張
面對消費者觀念的轉變,不少品牌也紛紛采取低價策略攻心消費者。以火鍋行業為例,海底撈推出平價火鍋品牌“小嗨火鍋”;呷哺呷哺上架38.9元的單人元氣滿材鍋套餐;慫火鍋發布“認慫公告”:鍋底8元起、葷菜9.9元起。消費分層之下,未來的消費市場或將朝著更多元化和理性化的方向發展。
03.二次元商業,吃谷風“生猛”
二次元席卷實體商業的現象,在上半年達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高度,一切只因為「谷子店」的出現。谷子為英文“Goods” 的諧音,吃谷人可以在「谷子店」買到吧唧、卡片、手辦、掛件、立牌等二次元作品相關的周邊產品。
潮玩星球成都天府廣場店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相關報告顯示,我國二次元用戶中,95后群體是消費主力軍,占比60%以上。得到Z世代青睞的谷子店,頻頻在購物中心內刷臉熟,暴蒙BOOMCOMIC、潮玩星球、漫庫MANCOOL等“元老”品牌相繼在各大城市的購物中心內開出地方首店。
據首店早知道,成立于2018年的潮玩星球,今年以來,已打造了超20家主題店,目前在鄭州大上海城、杭州湖濱銀泰in77、沈陽大悅城等二次元濃度較高的購物中心內,都可以找尋到該品牌的身影。
6月14日-7月7日,上海靜安大悅城上線「排球少年!!垃圾場決戰主題快閃店」,打造450㎡沉浸式主題空間。
在營銷層面,眾所周知,小眾圈層群體往往具有很強的用戶黏性和吸附性,當二次元從小眾走向主流,依托二次元豐富的IP屬性,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與二次元相關的營銷活動將繼續在各大購物中心掀起熱潮。而經過長時間的培育,上海百聯ZX創趣場、廣州動漫星城、成都天府紅、上海靜安大悅城等二次元氛圍爆棚的商業體,或將進入收成階段。
04.非標商業/主理人品牌濃度拉滿
商業項目過剩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一望無際的標準化商業項目中,新入市商業項目若不想“泯然眾人矣”,只能從商業形態、細分主題、品牌組合等方面打破常規,尋求與眾不同的發展。于是有了非標商業的出現。
上海首個啤酒文化主題商業綜合體——力波·九坊,為上海力波啤酒廠轉型項目。
在上半年開業的商業項目中,它們有的卷起了商業形態,印刷廠里、擁有歷史遺跡的老舊街區上、啤酒廠內,都可以是非標商業施展魅力的舞臺,它們通過對古老建筑的修繕,結合當代設計理念,造就了一批獨特的商業空間。
有的非標商業卷起了運營模式,這些項目通過瞄準/深耕某一細分主題領域,挖掘當中的內容價值,從而滿足目標消費人群的需求。例如武漢民眾樂園MZLY延續自身作為武漢重要文化娛樂場所的特征,創新設計了國內獨特的多功能劇院及室內舞臺現場——民眾劇場。未來,民眾劇場將持續舉辦音樂節、藝術活動、各種文化演出等。
民眾劇場
此外,非標商業走到今天,在品牌組合上,幾乎所有項目都不約而同卷起了“主理人品牌”的數量,這主要是因為,主理人品牌本身就具有強烈的個人風格,是項目用來展現,補充自身定位、人設的重要一環。?
只是,隨著主理人品牌數量日漸泛濫,難免會有風格相似、調性接近的兩個品牌出現,靠主理人品牌彰顯不同個性的商業,又能保持多久的新鮮感,還有待觀察。此外,主理人品牌撐起門面的背后,也有諸多隱憂。比如,不少人認為這其實就是以前所說的個體戶,因而也讓整體招商參差不齊,而個體主理品牌在承租能力上又不如連鎖品牌,因此也無形中增加了品牌調改的頻次,增加了經營風險。
05.戶外消費場景持續吃香
商業地產發展至今天,消費者對戶外消費場景的依賴程度已無需多言,在此背景下,不少購物中心加速挖掘街區、下沉式廣場、屋頂天臺等戶外空間價值,通過與商戶共創、營銷策略等方式,引導消費者去有風的地方。
根植在地文化,常州萬象城以茶會友,在城市空中種植千平茶園,打造茶文化體驗空間
夏日傍晚,迎著一縷夏風,游逛在街區之上,是不少人的避暑之選。夏天的夜很長,沿襲街邊的公共屬性,不少購物中心將室外街區與夜經濟結合,豐富人們夜生活同時,也為街區帶來了人氣,形成良性循環。
近日,北京檀谷聯動街區內特色商家發布“山谷微醺地圖”漫游線路,將city walk和微醺打卡相結合。強化項目山谷漫游的屬性,還全局打造有深夜食堂、慢閃公園夏日場景、山谷躺一下等特色活動,讓人們在閑逛的過程中,享受到美食、音樂和社交的樂趣。
06.文旅商業加速狂飆
端午節期間,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綜合測算,全國國內旅游出游1.06億人次,同比增長32.3%,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73.10億元,同比增長44.5%。?從最近一次公眾假期的數據來看,?即便是只有短短三天的時間,也阻擋不了國人出游的心。?
港惠購物中心三期-港惠羅浮里為惠州首個文旅商業綜合體,項目以惠州名山——羅浮山為靈感,打造了一系列沉浸式主題場景。
旅游行業復蘇勢頭強勁,加上演唱會經濟的持續,逐漸催生了追演唱會式文旅消費,由此讓部分商業地產玩家看到了文旅商業的發展潛力。
僅上半年,就有廣州云山天地、蘇州觀前街·開元里、徐州文廟·東方、港惠購物中心三期-港惠羅浮里等數個文旅商業亮相,他們從創新文化遺址、深耕在地化、融合人文底蘊等角度,在當地掀起文旅消費的熱潮。
07.可持續蔚然成風
從愈發常見的綠色消費場景到每年與可持續搭邊的世界地球日、全國低碳日、地球一小時等節日成為常態化營銷節點,如果說,商業空間里面有什么內容是值得被反復推敲的,對綠色可持續的探索一定榜上有名。企業發展越大,社會責任越大,他們也擁有更多的資源和能力去推動和孵化與可持續發展相關的內容。
安踏0碳使命店
從品牌端上看,能讓消費者直觀感知企業對可持續發展所作出的貢獻,往往體現在門店設計上。4月22日,安踏0碳使命店在上海武康路迎來開業, 這個占地約450㎡的門店,采用“再造”為核心手法,將安踏廢棄面料、生產邊角料與廢棄包裝、殘次產品再利用為店內的產品陳列器架、家居等,以實際行動為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做出貢獻。
成都光環購物公園
從商業地產領域上看,各大購物中心對綠色場景的應用已經爐火純青。有了重慶光環將森林搬進購物中心的案例在前,6月,成都光環購物公園開門營業,“山系口袋公園商場”的定位依舊讓人眼前一亮;在營銷活動層面,諸如深圳萬象天地在街區開啟的可持續生活季,也從更潮流的維度探索了商場與可持續品牌的共創。
隨著人們對于自然環境、綠色健康的愈發注重,與綠色可持續相關的商業內容,也將在不斷蝶變中迎來更優解。
08.情緒營銷“當道”
無論是此前火遍全網的多巴胺穿搭、亦或是走在時尚前端的美拉德色系,還是年輕人交友第一句:“你是i人還是e人”,都彰顯了年輕消費者對情緒價值的越來越看重。這種消費觀念的轉變,也讓商業市場出現了許多以情緒價值為導向的產品和服務。
放眼當下的商業空間,不少購物中心也開展了以情緒價值為導向的主題活動,這些活動不一定拘泥于某種形式,融合音樂+的現場演出、露營+的新生活方式體驗、寵物+友好的公共娛樂空間等等,都可以是治愈消費者的可行舉措。
圖源:華僑城商業FM
無論從哪個角度出發,最重要的是讓消費者玩得盡興,所以,具有強感染力的營銷策劃往往也是獲客利器。6月下旬,將商業與音樂節結合,順德歡樂海岸PLUS開啟了為期3天的2024中法文化之春夏至音樂日,6支法國樂隊和中國3支樂隊同臺炫技,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相關數據顯示,這場音樂節吸引來自全國各地樂迷打卡達15萬人次。
09.消費基礎設施REITs信號積極
去年,首批消費基礎設施REITs獲批,底層資產對應的青島萬象城、杭州西溪印象城、長沙金茂覽秀城等項目,讓商業地產玩家看到商業資產由“重”變“輕”的破題樣本。
圖源:AUDinc公眾號
在當前的經濟大環境下,公募REITs發行作為釋放商業項目資產價值的又一突破點,也吸引了首衡集團、魯能商管、天虹股份等企業加入探索公募REITs發行的群聊里。
華潤置地作為首批消費基礎設施REITs獲批的主角之一,更是將發展REITs寫進2023年財報中,內文表示,在消費基礎設施公募REITs獲得政策支持后,其將“推動資管業務轉型,做大資產管理規模,打造行業領先的商業REITs平臺”確定為公司重要的戰略方向。前浪深耕,后浪緊跟,在政策的持續支持和企業的積極參與之下,消費基礎設施REITs的發展之路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10.小體量商業卷出新高度
在大眾的印象中,小體量商業的突圍之道,似乎更多的是聚焦在社區商業這一賽道上,這是過去商業地產玩家以重資產模式為基礎的打法。當房企逐漸走向輕資產化,注重數量也注重質量的他們,解鎖了小體量商業的諸多創新玩法。
蘇州觀前街?開元里據銥星云商不完全統計,第一季度新開的40+個購物中心中,小體量商業(≤5萬㎡)就占據約17個,它們呈現的最大趨勢是,用強體驗活化商業價值。如建筑面積約2萬㎡的蘇州觀前街?開元里,主樓一二層主打餐飲、休閑、文化業態,依托姑蘇區歷史文化古城的人文風貌,營造出樂游、樂享、樂居的沉浸式場景體驗。
主編 | 曹婕
撰文&編輯 | 劉瑾
圖片來源于項目方或網絡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銥星云商
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