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RDV首度進軍臺灣住宅市場
在臺北天母街區,MVRDV建筑事務所正在重新定義建筑與規范的共生關系。這座25層的"Out of the Box"住宅塔樓宛如一組懸浮的城市積木,每個體塊都在建筑法規框架內巧妙錯動,形成充滿張力的戶外空間序列。項目選址中山北路顯要地段,既呼應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壯麗背景,又重塑著城市天際線。
有別于傳統塔樓的封閉形態,建筑外立面通過涼廊、陽臺、凸窗和覆頂露臺的組合,形成光影交錯的立體拼圖。這些向外伸展的體塊最深處達6米,既為住戶創造觀景平臺,又賦予建筑動態的視覺韻律。
MVRDV為臺北天母設計的"Out of the Box"住宅塔樓 | 效果圖 ? MVRDV
法規約束下的創意突圍
受Win Sing開發公司委托,MVRDV將臺灣復雜的區域規劃條例轉化為設計驅動力。通過數字腳本工具精準計算日照軌跡,團隊在標準戶型基礎上,打造出93個各不相同的居住單元。每個住宅都享有定制化的戶外空間與框景視野,證明標準化與個性化可以完美共存。
"這些懸挑體塊本質上是觀察城市的窗口,"MVRDV聯合創始人威尼·馬斯解釋道。從街道仰望,錯落的體塊形成動態剪影;對住戶而言,則成為俯瞰臺北城景與山巒的專屬觀景臺。
大理石立面上的懸挑體塊創造多層次戶外空間
地標建筑的城市對話
在普遍低矮的天母街區,這座塔樓既成為視覺焦點,又與周邊環境形成有機互動。立面上進退有致的體塊根據太陽軌跡與景觀視廊精心排布,遠觀如緩緩流動的立體畫卷。
項目還包含沿街商業配套,其網格立面既延續鄰里肌理,又與主塔樓形成視覺呼應。底層通過泳池與社區公園實現公私領域的自然過渡,屋頂綠化平臺則完善了立體景觀系統。
每個體塊承擔不同功能:涼廊、陽臺或延伸室內空間
這是MVRDV在臺灣的首個住宅作品,延續了事務所在臺南運河星鉆改造、臺電Sun Rock等項目(詳見設計邦報道)中展現的地域敏感性。無論是工業遺址活化還是住宅空間創新,他們都致力于挖掘每個場所的獨特潛力。
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