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塞爾·布魯爾的邁斯特大廳:壞痞兔《NUEVAYOL》的魔幻舞臺
從混凝土巨構到超現實現代主義住宅,音樂錄影帶與流行文化向來善用建筑營造氛圍。這一趨勢因壞痞兔新單曲《NUEVAYoL》重獲關注——視頻將紐約鮮為人知的粗野主義地標馬塞爾·布魯爾設計的邁斯特大廳,化作一場歡快的十五歲成人禮舞臺。建筑凌厲的幾何線條通過風格化運鏡成為鮮活敘事背景:肋紋墻面、懸挑屋檐與粗糲混凝土表面,皆與音樂敘事緊密交織。
《NUEVAYoL》展現了音樂人如何借建筑地標強化作品的情緒層次與文化厚度。從哈里·斯泰爾斯穿梭巴比肯莊園的迷宮步道,到索蘭吉佇立于羅伯特·布魯諾的鋼鐵屋之巔,我們精選了建筑作為視覺主角的經典音樂錄影帶。
壞痞兔《NUEVAYoL》|?視頻截圖來源
壞痞兔《NUEVAYoL》× 紐約邁斯特大廳
布朗克斯社區學院布魯爾建筑群 | 攝影:Enki323/Wikimedia Commons
邁斯特大廳由馬塞爾·布魯爾設計于1950年代末,作為布朗克斯社區學院的擴建部分,其粗獷混凝土表面、棱角幾何與極簡材質構成冷戰時期校園規劃的典范。視頻將建筑的冷峻平面轉化為拉丁文化的狂歡布景:開場鏡頭中多層蛋糕滑過階梯廣場,暗調室內場景里肋紋混凝土與氛圍燈光為音樂注入戲劇質感。壞痞兔身著青檸綠西裝立于懸挑屋頂,渺小身影與冷酷現代主義形成荒誕而懷舊的碰撞。
安吉爾《Jalousie》× 巴黎法國共產黨總部
安吉爾《Jalousie》|?視頻截圖來源
比利時歌手安吉爾在奧斯卡·尼邁耶設計的法共總部波浪形走廊與穹頂會議廳中起舞。1971年落成的這座建筑以流動曲線與素混凝土打破傳統機構建筑的僵化,地下會議廳純白穹頂在視頻中化作鏡像舞池。作為巴西利亞的設計者,尼邁耶將民主理念注入建筑形態,與歌曲關于情感雙面性的主題形成超現實主義呼應。
尼邁耶空間穹頂 | 圖片來源:Espace Niemeyer
哈里·斯泰爾斯《As It Was》× 倫敦巴比肯中心
哈里·斯泰爾斯《As It Was》|?視頻截圖來源
這首關于變遷與失落的歌曲取景于巴比肯中心——張伯倫、鮑威爾與本事務所設計的粗野主義杰作。視頻中歌手奔跑于混凝土堡壘般的建筑群,其裸露結構、空中連廊與迷宮布局呼應歌曲表面歡快內里哀傷的二元性。這座戰后廢墟上重生的文化綜合體,融合勒·柯布西耶現代主義與地中海元素,成為倫敦最富爭議也最具辨識度的地標。
巴比肯雕塑庭院 | 攝影:Max Colson/Barbican
The XX《I Dare You》× 賴特父子的建筑詩學
The XX《I Dare You》|?視頻截圖來源
這支向洛杉磯致敬的MV穿梭于兩座現代主義經典:弗蘭克·勞埃德·賴特之子勞埃德·賴特設計的索登住宅(瑪雅復興風格鋸齒立面與神秘中庭),以及約翰·勞特納的彩虹屋(彩虹狀屋頂與彩色玻璃光影)。二者共同構建出青春迷惘的視覺寓言。
索登住宅 | 圖片來源:The Sowden House
Injury Reserve《Outside》× 亞利桑那阿科桑提
Injury Reserve《Outside》|?視頻截圖來源
保羅·索萊里1970年代設計的沙漠烏托邦阿科桑提,其半穹頂與露天劇場在視頻中呈現后人類時代的荒蕪。鏡頭凝視未完成的混凝土巨構,捕捉理想主義與衰敗共存的矛盾美學。
阿科桑提圓形劇場 | 攝影:Jessica Jameson/The Cosanti Foundation
索蘭吉《Cranes in the Sky》× 德州鋼鐵屋
索蘭吉《Cranes in the Sky》|?視頻截圖來源
藝術家羅伯特·布魯諾耗時三十余年焊接110噸鋼材完成的雕塑住宅,如同懸崖上的銹蝕飛船。索蘭吉渺小的剪影立于屋頂,與歌曲情感爆發點完美契合。
鋼鐵屋全景
肯德里克·拉馬爾《N95》× 沃斯堡水花園與金貝爾美術館
肯德里克·拉馬爾《N95》|?視頻截圖來源
這支疫情期發布的MV以菲利普·約翰遜設計的沃斯堡水花園混凝土瀑布隱喻社會權力結構,而倫佐·皮亞諾擴建的金貝爾美術館玻璃鋼琴亭則成為冷靜自省的象征。
沃斯堡水花園 | 攝影:Carol M. Highsmith/美國國會圖書館
結語
這些案例證明:當音樂邂逅建筑,冰冷的混凝土被賦予情感溫度,而旋律則獲得可觸摸的形體。從粗野主義的重量感到現代主義的流動線條,建筑不止是背景板,更是音樂視覺化的共謀者。
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