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EMETA 2025登陸巴塞爾

2025年6月16日至22日,巴塞爾將迎來首屆"數字藝術里程"(Digital Art Mile)——這是ArtMeta發起的一項雄心勃勃的倡議,旨在將歷史悠久的Rebgasse區轉變為數字創意的活力中心。這場為期一周的活動與巴塞爾藝術展同期舉行,通過精心策劃的展覽填補了一個顯著空白:數字藝術的深度呈現。分布在Space25、四樓空間和Kult.Kino影院三個場館的博覽會,匯聚了國際藝術家、策展人、收藏家和科技專家,共同探索數字媒體如何重塑當代藝術范式。

(圖片由ArtMeta提供)

博覽會推出"數字藝術里程"

ArtMeta由策展人兼數字藝術先驅Georg Bak與數字企業家Roger Haas聯合創立,致力于重新定義數字藝術的體驗、理解和收藏方式。該平臺源于二人共同的愿景:將數字藝術從新奇事物提升為具有歷史縱深的文化敘事。

2025年巴塞爾版ArtMeta推出的"數字藝術里程"是一場精品博覽會,強調主題連貫性與歷史對話,將早期數字藝術先驅與區塊鏈、AI、Web3等前沿技術相聯結。通過不斷擴展的策展視野,ArtMeta正成為數字原生文化生產的重要錨點。

Hackatao作品《PAINTBOX——Primitives》(2025)

藝術家、策展人、收藏家與科技專家齊聚巴塞爾

"數字藝術里程2025"為觀眾提供了進入多元數字藝術世界的沉浸式入口,涵蓋生成圖像、機器人藝術、區塊鏈收藏和AI創作等領域。本屆活動特別關注人類表達與機器邏輯、模擬遺產與虛擬未來之間的交集。除展覽外,Kult.Kino影院還將舉行為期四天的論壇,邀請惠特尼博物館數字藝術策展人Christiane Paul、托萊多博物館實驗室總監Ian Charles Stewart等重量級嘉賓,探討數字藝術的機構整合、經濟可行性與文化共鳴等議題。

Bryan Brinkman在Adrian Wilson工作室

核心展覽:Paintboxed

Rebgasse 25號展區的"Paintboxed"展覽是ArtMeta、Objkt與Tezos基金會的標志性合作項目。該展覽復活了Quantel Paintbox——這款80年代革命性數字繪畫工具曾塑造MTV視覺美學和《低俗小說》《沉默的羔羊》等經典電影海報。"Paintboxed"將這段被遺忘的數字歷史與當下對話,邀請Justin Aversano、Grant Yun等藝術家使用僅存的幾臺Paintbox設備創作新作。藝術家Ivona Tau甚至與ChatGPT合作,通過AI分步指導完成生成式繪畫,模糊了人類直覺與機器引導的邊界。這些新作以燈箱形式展示,并配有Tezos區塊鏈上鑄造的NFT版本,實現實體與數字形態的雙重收藏。

Sabato Visconti作品《Mecha Rosie》(2025)

實驗性藝術空間

Rebgasse 31號的四樓空間將舊倉庫改造為未來主義畫廊生態系統,呈現最實驗性的數字藝術。Objkt.com策劃的《我們情感賽博格:論虛擬化身與AI代理》探討虛擬身份與后人類美學;Bright Moments的《Automata》展出實時創作的自主繪畫機器人;Mayor畫廊等機構則梳理Waldemar Cordeiro等數字藝術先驅的作品,構建常被忽視的歷史脈絡。

2024年展覽現場——Aleksandra Jovanovic 2(2025)

深度對話:數字藝術的未來

6月17日至18日,Kult.Kino影院將舉辦系列論壇,探討博物館如何接納數字藝術、AI創作的演變,以及企業如何將NFT融入品牌敘事等關鍵議題?;萏啬岵┪镳^策展人Christiane Paul與BMW文化總監Thomas Girst博士等嘉賓的對話,旨在彌合機構經典化與社交媒體 discourse 的鴻溝。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傳統機構對加密文化的接納,以及UBS、阿拉伯銀行等企業如何構建數字藝術敘事。

Adrian Wilson作品《Team For Hair 1985》

通過結合策展與教育 discourse,ArtMeta志在成為全球數字藝術的領先平臺。展望未來,該平臺計劃擴展其 editorial 輸出,持續推動跨城市、跨大陸的深度對話。

精選文章:

跟甲方學設計

澳大利亞最佳新銳室內設計項目盤點

2025年品牌建設的挑戰:從保持相關性到為Z世代設計

如何打造適合居家養老的臥室

人工智能的使用能否激勵我們以新的方式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