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魚形燈飾到貝殼調味罐,馬尼拉國際家具展即將呈現這些驚艷設計
在2025年馬尼拉國際家具展(Manila FAME 2025)上,一條魚形燈具與受抽象雕塑啟發的手編包袋將驚艷亮相。這場展會將于2025年10月16日至18日在馬尼拉世界貿易中心舉行,參展設計師包括Kenneth Cobonpue和Ina Gaston等業界翹楚。
以下是Dezeen精選的十件展品:
Chini Lichangco設計的Kaia吊燈
家具與燈具設計師Chini Lichangco從海洋中獲取靈感,打造出這款魚形吊燈。燈體采用多層特衛強紙質圓片堆疊出魚鱗質感,激光切割的魚鰭為靜態設計注入動感。當燈光亮起,溫暖的光暈將營造出靜謐悠遠的海洋氛圍。
Vito Selma設計的Hugo座椅
來自曼達維的設計品牌Vito Selma打造的Hugo座椅,其弧形金屬靠背既提供人體支撐,又模擬了擁抱的形態。設計師選用天然木材制作椅腿,延續了品牌一貫的自然主義設計語言。
Kenneth Cobonpue設計的Curio Pheasant燈具
工業設計大師Kenneth Cobonpue從18世紀珍奇櫥柜中獲取靈感,用金屬網手工編織出這款燈具。當燈光點亮時,醒目的孔雀圖案將成為空間焦點。
Margarita Viray設計的Hatch休閑椅
家具設計師Margarita Viray為Triboa Bay Living打造的這款座椅,將白蠟木薄片與編織材質結合,創造出極簡輪廓下的豐富觸感。通過壓制、切割和彎曲工藝塑造的座面,最終被嵌入金屬框架中。
Ito Kish設計的Semana儲物柜
繼2012年首個家具系列后,設計師Ito Kish持續創作致敬菲律賓傳統的作品。這款綠色柜門鑲嵌珍珠母貝十字紋樣,搭配四層儲物空間、凹槽木紋飾面與大理石臺面,盡顯民族工藝精髓。
Meyte Chan設計的"社會邊緣鴿"調味罐
這套調味瓶屬于設計師Meyte Chan的系列作品《鴿子:關于社會外殼的沉思》,該系列還包含果籃等家居用品。作品采用菲律賓文化中常見的貝殼材質——Chan家族世代使用的原材料。系列名稱隱喻城市中"被忽視卻頑強生存的鳥類",探討"既定結構與有機適應之間的張力"。
Rita Nazareno設計的建筑風立方手包
前電視制作人Rita Nazareno創立的Zacarias品牌,從當代藝術、建筑等文化中汲取靈感。這款手編包袋將傳統工藝與現代風格相融合,其立體造型明顯受到抽象雕塑影響。
Jim Zarate設計的Bo邊幾
Zarate Manila創始人Jim Zarate以"創造簡約新變奏"為目標,采用粉末涂層鋼與木材制作這款邊幾。素雅色調的桌面與編織風格底座形成古今對話。
Ina Gaston設計的Naked Obi燈具
Hacienda Crafts Company設計總監Ina Gaston將展出這款采用棕櫚葉與香蕉樹皮制作的燈具。由當地工匠手工完成的這件作品,既運用本土材料,又融入日式美學,表達設計師對多元文化的敬意。
Tisha de Borja設計的火焰彎曲藤編Solihiya椅
設計師Tisha de Borja為品牌E. Murio Manila打造的這款座椅,通過火焰彎曲工藝處理藤材,將菲律賓傳統Solihiya編織技法與現代設計語言完美結合。
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