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ChatGPT和Gemini這樣的AI模型問世不過短短幾年。盡管許多人已經對它們產生了依賴,但我們仍然記得它們出現之前的生活是什么樣子。

但對于未來世代的人來說呢?對他們而言,這些工具將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我記得沒有智能手機的時代,而我十幾歲的女兒卻無法想象。她出生在iPhone席卷全球之后,觸摸屏和應用商店是她認知世界的起點。

我相信,人工智能的長期影響將比智能手機更為深遠。我們已經看到這項技術滲透到各行各業和教育領域。到2030年,世界會變成什么樣?誰也說不準。

許多人擔心AI會取代我們的工作并傳播虛假信息。這些擔憂不無道理。然而,我開始擔心另一個問題:人類創造力的貶值。

設計等創意行業將首當其沖。以下是下一代設計師將面臨的截然不同的世界。

藝術家已開始與生成工具競爭

生成模型在圖像創作方面的能力不斷提升。輸入一段提示詞,一分鐘左右就能得到符合要求的圖像。這一過程只會越來越快。

雖然結果并不總是完美。例如,我發現ChatGPT生成的圖像在風格上有時不一致(甚至混亂)。但經過幾次修改后,我往往會接受“差不多”的結果。

如今,我更傾向于使用AI生成的圖像,而非呆板的庫存照片。它觸手可及,且更符合我的需求。這既令人驚嘆,又有些悲哀。

是的,獲取一張“勉強能用”的圖片所需的時間更短了。我不必在Photoshop中糾結細節,也不必雇傭更專業的人來完成。簡而言之,我更容易接受低質量的作品,因為它更省事。

我承認自己屬于低端市場。我的平面設計技能并不出色,也沒有預算聘請專業人士。我轉向AI工具可能不會讓任何人失業。

真正的危險在于,那些本有預算雇傭專業人士的公司也開始選擇AI。我們已經在一些案例中看到了這種情況(結果褒貶不一)。未來,更多的企業可能會加入這一行列。

新設計師還會學習基礎技能嗎?這還重要嗎?

傳統上,網頁和平面設計師需要學習基礎理論。關于色彩、排版和可訪問性的理念對于創作高質量作品至關重要。這些知識通常來自正規教育和實踐經驗。

但在AI時代,基礎技能意味著什么?目前市場上的工具并不擅長質量控制。因此,初入設計行業并使用這些工具的人可能永遠沒有機會學習這些知識。

編程領域也出現了類似的趨勢。例如,代碼生成的便捷性導致WordPress插件提交量大幅增加。既然“任何人”都能編程,安全性和優化的原則可能會被忽視。

另一個問題是未來設計師會使用哪些工具。ChatGPT的文本界面并非設計工具,但Photoshop已集成AI功能,其他主流工具也紛紛效仿。項目工作流程可能會徹底改變。

生產力的提升固然是好事,但我們可以在不假思索的情況下生成素材,甚至不去質疑結果是否合理。對于沒有學過基礎技能的設計師來說,這些問題可能永遠不會被意識到。

某種程度上,這讓人想起隨心所欲的90年代。那時我們設計網站只追求酷炫,而不管是否實用。未來世代可能會以同樣的方式使用AI,卻從不質疑其輸出。

創作美好事物的時間更少了

人類并非最有耐心的生物。因此,設計師始終需要在質量和項目截止日期之間找到平衡。AI可能會讓創意工作者的處境更加艱難。

AI的理想用途是作為輔助工具,生成小型項目素材或執行實用任務。它可以加快流程,同時仍依賴人類的專業知識。

但有些人無疑會過度依賴它。不難想象,項目方會將設計師降級為提示詞工程師。“我們需要在五分鐘內生成一張社交媒體圖片。隨便生成點東西就行。不,我們沒時間調整字距。”

項目時間線也可能被不合理地壓縮。客戶會期望用更少的時間和成本完成更多工作。這種思維將剝奪設計師打磨作品的機會。

這是一種遺憾,因為設計的亮點往往在于細節。“快而省”的模式會擠壓人類創意的空間。諷刺的是,這也會讓整個專業行業貶值。

在這種場景下,設計師不再是項目方向的主導者,而只是供應鏈上的一環。

設計師獲得效率,卻失去創意掌控權

當前的AI模型確實能完成一些驚人的任務,但它們缺乏人類的邏輯和審美。這使得它們適合處理繁瑣工作,而非創意設計。

盡管如此,技術的持續進步和營銷話術可能會推動AI的進一步普及。與其他技術一樣,項目方會被“萬能工具”的烏托邦夢想吸引。用AI學習法律,你就不再需要律師;用AI學習品牌材料,你就不再需要傳統設計師。

其結果是為有機的設計過程留下的空間更少了。你知道,這正是設計師的專長所在。是人們花費數千小時學習和打磨的技能。是讓甜甜圈和鉆石戒指得以熱銷的魔法。

我希望情況不會如此,但這樣的劇情我已見過多次?;蛟S,在經歷一段依賴機器的時期后,人們會重新認識到人類創作者的價值。

如果不這樣,下一代設計師的角色將截然不同。

精選文章:

十大現代綠色屋頂建筑:不可錯過的生態設計典范

十座新銳建筑證明:穹頂設計正在復興

2026年廚房趨勢:光影、色彩與意想不到的材質

逆勢而行:X世代如何推動人工智能在職場中的應用

現代摩天大樓辦公室:陶瓷立面與靈活設計共塑獨特企業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