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師和創意工作室正在顛覆人們對AI的預期,各類創新應用不斷出現在廣告、短片和動畫作品中。最理想的情況是什么?它為那些面臨威脅的傳統藝術門類描繪了一個更樂觀的未來。

你可能會以為,逐幀動畫師會對生成式AI深惡痛絕。因此,當倫敦導演愛麗絲·布魯姆菲爾德在Nicer Tuesdays活動上分享她如何將AI用于自己最喜愛的動畫項目——一部在倫敦Outernet沉浸式空間展映的手繪逐幀風格音樂視頻時,聽眾們倍感意外。

"(音樂視頻)已經全部完成了。我花了三個月時間閉門創作,"愛麗絲向觀眾回憶道,"但在與Outernet團隊的最后一次會議上,他們突然說:‘整體效果不錯,但我們經過最終檢查,發現需要更高的幀率。你用的是每秒12幀,但我們至少需要24幀。’"

愛麗絲當時"幾乎崩潰":"我已經在房間里埋頭苦干了三個月,現在卻要再畫一倍的幀數?"作為一名獨立動畫師,她并非來自大型工作室,而是在自己的臥室里工作。為了滿足大屏幕的技術要求而將自己再次封閉起來,工作量翻倍,這似乎毫無意義。然而,有趣的是,解決這一高要求的技術難題竟來自另一種技術手段。通過與一家AI公司合作并進行少量手動修正,愛麗絲成功在原有幀之間生成了新的中間幀,為Outernet的觀眾帶來了更流暢的觀看體驗。

愛麗絲的故事發生在2023年——當時AI的沖擊波還只是漣漪。盡管這對她和Outernet團隊來說是一個新穎的解決方案,但如今,AI在電影中的應用已無處不在。正如曾參與迪士尼真人版《木偶奇遇記》等好萊塢大片的視覺特效總監兼攝影師吉姆·格杜爾迪克最近告訴《衛報》的那樣:"所有人都在用AI,所有人都在嘗試它。"

在這樣的背景下,AI的潛在負面影響也在增長。對AI的濫用正在威脅電影行業中本已飽受壓榨與動蕩的崗位和職業。此外,在電影和視覺廣告領域,"AI"一詞往往讓人聯想到一種特定的含義:粗制濫造——即大規模生產、缺乏品味、偷工減料的作品,與傳統工藝背道而馳。

"我盡可能嘗試用各種方式將傳統動畫與AI結合起來。"

杰里米·希金斯

正因如此,當看到杰里米·希金斯的作品時,人們很難不感到希望——或許還帶著一絲矛盾。這位導演兼動畫師的作品既充滿靈魂,又由AI驅動。他的創作流程被大多數人視為"傳統",常常采用手繪2D動畫和逐幀工藝。但他也以將傳統流程與其他技術融合而聞名。2024年,在為Khruangbin樂隊制作音樂視頻時,杰里米與動畫師珍妮·露西亞·馬西亞用粉筆畫了3000張獨立幀。盡管這些畫面是手繪的,但她們是在完全由CGI生成的3D動畫基礎上繪制的,從而實現了技術流程與古典藝術的獨特融合。

如今,他正在用AI嘗試類似的創作方式。"我盡可能嘗試用各種方式將傳統動畫與AI結合起來,"他說,"最初是用AI圖像制作定格動畫,后來我開始在上面添加角色動畫,因為我發現它有潛力創造出獨特氛圍的場景。我還嘗試打印AI生成的幀并手繪添加紋理。總之,任何能增加‘人性化觸感’的方式我都會嘗試,讓作品更像我自己的風格,而不是純粹的AI產物。"

"如果一個廣告完全由AI生成,沒有任何額外加工,我認為觀眾一眼就能看出來。"

杰里米·希金斯

杰里米使用AI制作動畫時,通常需要一定程度的"人工干預"來注入靈魂。在2024年的短片《遷徙》中,他和團隊用傳統的賽璐珞動畫繪制角色,用AI生成數千個背景場景,然后再手動添加接觸陰影和角色與背景的互動效果。

對杰里米來說,只有將手工制作的視覺效果與生成技術相結合,才能通過AI創造出最佳作品。"如果一個廣告完全由AI生成,沒有任何額外加工,我認為觀眾一眼就能看出來,"杰里米說,"如果你想用AI做出真正卓越且令自己自豪的作品,就應該把它視為生產流程中的一個新環節。是的,AI可以輕松生成不錯的圖像,但接下來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用它來進一步推動創造力?"

杰里米提出了一個關鍵觀點:只有人類親手參與最終輸出,AI主導的創意作品才能擁有靈魂或"卓越"品質。但那些通過實驗性、定制化方式與AI合作的作品是否也能體現靈魂?當使用AI的過程本身成為一種創造性生產時,答案或許是肯定的。巴黎創意工作室Unveil也持相同看法。

"最大的區別在于,AI常常能帶領我們發現未曾預想的構圖或美學。"

Unveil工作室

生成式AI通常被認為是憑空創造的工具。但Unveil在描述為Heliot Emil與Puma合作項目構建數據集的過程時,稱之為"一次完整的獨立制作"。別誤會——這部通過漂浮運動員形象可視化"跑步者高潮"體驗的廣告影片確實完全由AI生成。"最終廣告內容沒有使用任何實拍素材,"聯合創始人亞歷克西斯·??抡f。

但它也是高度定制化的。團隊為該項目創建了兩個獨立的數據集——"一個用于訓練生成圖像的模型,另一個用于圖像精修,"聯合創始人湯姆-雅克·佩雷說。對于第一個數據集,Unveil拍攝了數百張廣告模特"懸浮"的照片,只為教會AI理解廣告所需的復雜運動。"第二個數據集則包含了產品每個角度的詳細包裝照片,以及精確的面料細節,以便后期完美重現,"亞歷克西斯補充道。

在Unveil工作室,生成式AI是與CGI、數字設計、平面設計和內容創作并列的服務之一。傳統制作與生成式AI的融合是他們正在積極實驗的方向。"最直接的重疊是專門為項目拍攝高質量數據集,用于訓練定制模型并生成最終素材,"湯姆-雅克說。將生成式AI作為工具使用,為Unveil的創作過程提供了一個關鍵要素:隨機性。"最大的區別在于,AI常常能帶領我們發現未曾預想的構圖或美學;它是一個有機的創意工具,就像房間里多了另一位創作者,"湯姆-雅克解釋道。

"在AI作品中,只有那些打破人們對AI的預期……并刻

意限制使用方式的作品,才能保留那種珍貴而難以捉摸的特質:靈魂。"

莉茲·戈爾尼

"靈魂"難以量化。CGI有"靈魂"嗎?大多數人會回答"有"——它凝聚了在特定視覺領域磨練多年的創作者的心血;與其他藝術追求一樣充滿靈魂。但至少在目前階段,很難將CGI與AI相提并論。AI作為一種技術,正導致創意和生產流程中的偷工減料,以及工作崗位的削減。正如亞歷克西斯所說:"(AI)不會徹底消滅(傳統廣告拍攝),但將劇烈震動整個行業。我們與一些制片人朋友交談過,他們的擔憂并非沒有道理。我們認為品牌每年會推出更多廣告活動,只將傳統拍攝留給關鍵項目。"

像杰里米、愛麗絲和Unveil這樣的工作并不能消除AI時代給整個行業帶來的威脅。但如果視覺特效總監吉姆·格杜爾迪克所言不虛——AI已經在好萊塢遍地開花——那么我們或許可以期待這樣一個未來:人類能夠與數據集成功共舞。在AI作品中,只有那些打破人們對AI的預期(快速、廉價、簡單),并刻意限制使用方式的作品,才能保留那種珍貴而難以捉摸的特質:靈魂。

精選文章:

設計時間:數字產品如何塑造我們的生活方式

2025年流行平面設計美學與創作方法

人工智能與現代設計如何重塑美國家居:2025年室內裝飾變革

設計師必知的12種設計風格,助你打造更精準的創作指令

從“只有河南”到“烏鎮戲劇節”,終于,劇場不再關起門來演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