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早已是Tengr.ai的忠實粉絲。我稱贊過它貼心的設計、易用的界面,以及團隊對用戶體驗持續改進的承諾。他們真的會傾聽用戶反饋并付諸實踐——這在當今實屬難得。

但即便如此,當Quantum 3.0宣布將帶來“次世代級”的“前所未有的真實感”時,連我也只是謹慎樂觀。這家東歐小公司真能實現如此驚人的突破嗎?

劇透警告:他們確實做到了。Quantum 3.0讓Tengr.ai從一款優秀的AI工具蛻變為行業顛覆者,足以與業內巨頭比肩。

Tengr.ai最新動態:不容錯過的亮點

初體驗(或者說:我下巴驚掉的瞬間)

我向Quantum 3.0輸入的第一個提示詞簡單卻極具挑戰性:

“夕陽下戴著反光墨鏡的男子超寫實特寫,需呈現細膩胡茬細節。”

為何選這個?因為這是檢驗圖像生成器的經典考題——真實的皮膚質感、光線反射,以及容易產生詭異瑕疵的墨鏡。但Quantum連眼睛都沒眨一下。

以下是生成結果。細節層次令人驚嘆,與舊版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使用Quantum模式,人像與攝影師風格生成)

沒有奇怪的陰影,沒有扭曲的面部結構,只有一張仿佛用單反直出的干凈、清晰、照片級圖像。

再來看看相同提示詞在經典版Tengr.ai中的表現:

接著,我決定用早期人像文章中的同一組提示詞進行終極測試。那些曾讓我不得不裁掉畸形手的作品,現在有了全新呈現:

(左:經典版 /右下:Quantum 3.0)

更多對比樣本:

(左:經典版 / 右:Quantum 3.0)

新版本生成的圖像明顯更具生命力,尤其是眼睛的細微處更顯真實。

Quantum 3.0為何值得關注

這次升級絕非尋常——它實現了真實感的飛躍,徹底改變了Tengr.ai的使用體驗。

首先令我欣喜的是,團隊將經典版中我鐘愛的藝術風格全部移植到了Quantum模式:攝影師、肖像、恐怖、漫畫、動漫悉數保留,還新增了童話書風格,喚起了我童年的美好記憶:

更聰明的是新增的兩種渲染模式:

輕速版:快速響應,適合頭腦風暴

極致版(僅限經濟版/專業版用戶):專注皮膚紋理、反射光等微觀細節,媲美頂級圖像生成器的品質

現在,無論是反射光、材質表面還是人體特征都更加真實。文字渲染也有提升——雖然長文本仍有改進空間,但進步顯著。

我的創意實驗精選

測試邊界始終是我的最愛,以下是Quantum交出的驚艷答卷:

*《年邁雄獅之瞳:倒映燃燒草原的宏觀看,佳能RF 100mm f/2.8L鏡頭拍攝,自然柔光與淺景深交織》*

《1940年代:月光籠罩鵝卵石街道,提燈女子與魔幻現實主義建筑》

(左:恐怖風格 / 右:抽象水墨風格)

特別展示兩組風格化人像對比:

(左:攝影師風格 / 右:肖像風格——后者情緒表達更具深度)

更多讓我屏息的作品:

以及震撼的自然景觀:

奇幻題材同樣驚艷:
《霧靄山脈間翱翔的銀鱗巨龍,朝陽為古老城堡廢墟鍍上金芒》

《水晶冰翼的冬之精靈,肩頭棲息的微光小龍,冰雪禮服的夢幻氛圍》

個人最愛:
《孟加拉虎飛躍瀑布的瞬間:飛濺水珠凝固空中,幼虎在苔蘚河岸仰視——國家地理風格》

Quantum讓我重拾對AI藝術創作的興奮感,這是其他工具從未帶來的體驗。

最終結論

這次升級讓Tengr.ai真正具備了與行業巨頭抗衡的實力,同時保留了獨特的親和力。

Quantum 3.0不僅令我驚艷——更讓我沉迷其中無法自拔。它讓我重新理解了AI藝術創作的魅力。這不是推銷說辭,而是一個被技術震撼的用戶的真實心聲。

如果你也心動了,不妨親自嘗試。只是別怪我沒提醒:你可能會為此廢寢忘食地沉浸在這個量子宇宙中。

精選文章:

當無障礙標準滑坡時,設計必須挺身而出

倫敦美學:粗糲與優雅交織的設計、時尚與品牌文化

人工智能是否意味著初級崗位的終結?

菲律賓設計師打造的十款創意家居精品

簡單的形狀如何讓可口可樂標志成為永恒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