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數字化:微軟與Iconem攜手打造AI復制品
微軟與法國初創企業Iconem及文化部合作,宣布將為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創建數字孿生體。這一項目延續了微軟在文化遺產領域融合尖端技術的探索,將綜合運用無人機、激光掃描和攝影成像技術,結合AI算法,生成厘米級精度的虛擬復制品。這座擁有862年歷史的哥特式地標建筑是巴黎最負盛名的景點之一,其數字模型將精確還原每一處雕刻細節、馬賽克鑲嵌與建筑肌理。
此舉在2019年大火導致建筑嚴重損毀的背景下尤具深意。長達五年的修復工程促使人們思考:如何通過技術手段優化文化遺產的再生性保護流程?
圖片來源:Sebastien,Unsplash?|?@_sebastien82
AI與影像技術守護文化遺產
此前微軟已成功數字化羅馬圣彼得大教堂,此次項目再次印證數字孿生技術對文化遺產持續性保護的價值。對于巴黎圣母院而言,該模型能協助文物保護專家通過歷時性結構對比,精準追蹤建筑老化或損傷情況。詳實的數字化檔案也將大幅提升未來修復效率。
法國Iconem公司創始人伊夫·尤貝爾曼指出,這項技術將為多方帶來裨益:學者可虛擬勘察拱頂高處等難以抵達的區域;全球訪客也能突破地理限制"云游"圣母院。項目成果將作為數字檔案捐贈給法國政府,預計在未來落成的巴黎圣母院博物館中向公眾展示。
巴黎圣母院外景,圖片來源:Rebatir Notre-Dame de Paris
歷史地標數字化浪潮
該項目隸屬于微軟"文化AI計劃"。自2019年起,該計劃已數字化保護希臘古奧林匹亞遺址、法國圣米歇爾山等多處世界遺產,并與羅馬圣彼得大教堂數字化工程形成聯動。此次圣母院項目還將與法國國家圖書館合作,數字化1800-1914年間巴黎國家歌劇院的1500套舞臺布景模型,通過教育平臺與展覽向公眾開放。
圖片來源:Adrienn Heiszter,via Pexels?|?@adriheiszter
圖片來源:巴黎圣母院
視頻靜幀,來源:Rebatir Notre-Dame de Paris
視頻靜幀,來源:Rebatir Notre-Dame de Paris
視頻靜幀,來源:Rebatir Notre-Dame de Paris
精選文章: